“乐山师范学院四川省遗产旅游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位于美丽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乐山市,最初为由乐山市委、市政府与乐山师范学院联合发起组建的“乐山师范学院世界遗产研究所”,于2003年3月13日成立,挂靠在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在学院建立常设机构,是专门从事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研究的研究机构。2013年4月,乐山师范学院依托遗产所遗产旅游研究成果,成功申报“四川省旅游局遗产旅游重点研究基地”。2013年6月,遗产所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合作共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西南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018年四川省成立文化和旅游厅后,更名为“四川省遗产旅游研究基地”。
基地团队成员以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人文地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师为主,以课题研究凝聚了乐山师范学院经管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和美术设计学院的教师。
基地主要有遗产旅游、遗产管理和遗产文化创意等三个研究方向。目前,在三个主要研究方向上研究成果突出。2004年7月,罗佳明博士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世界遗产管理的个人学术专著《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在学界、业界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产生了较大影响,并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9月,邓明艳博士出版了我国第一本研究遗产旅游的个人学术专著《世界遗产旅游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美术学院李开能教授,20多件中国画创作作品在全国性展览中展出并获奖,发表美术作品500多件,出版美术作品专著5部。2012年6月,姜敬红教授成功申报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世界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研究”。2013年6月,邓明艳博士成功申报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与旅游形象管理突出问题研究”。2014年周·特古斯博士成功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四川纳日人传统音乐的民族志研究》。2019年邓明艳博士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良好等级结题,并于202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成果获四川省第二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基地的宗旨是:贯彻我国政府对世界遗产“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方针,立足于乐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用全球视野对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开展深入研究,推动中国世界遗产的科学保护和管理,为我国进一步申报更多的世界遗产项目提供帮助,积极探讨世界遗产的有效利用,促进我国遗产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围绕遗产管理、遗产旅游和遗产文化创意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针对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实践中的需求,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关注文化与科技结合,用创新驱动研发工作的开展,为政府部门决策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为遗产地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接受来自遗产地管理、遗产旅游策划、遗产旅游监测和遗产文化创意等方面的咨询,对遗产资源的管理和经营人员进行培训。举办报告会、讨论会和讲座等学术活动,协助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组织和推进国内世界遗产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下一篇:旅游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信息表